你手里的股票涨了吗? 上证指数冲上3700点,创十年新高,券商高呼“黄金十年”开启,但翻翻账户,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股票根本没动,甚至还有70%的个股,股价仍趴在2600点的水平! 这不是错觉。 当下A股看似热火朝天,实则只有30%的股票在涨,剩下的要么横盘,要么阴跌。 牛市?对那三成踩中主线的投资者或许是,但对更多人来说,这只是一场“别人家的狂欢”。
这轮行情,本质是“结构性慢牛”所谓“结构性慢牛”,核心就一句话:指数慢爬,个股分化。
过去疯牛的特点是“鸡犬升天”,垃圾股也能飞。 但这次完全不同:政策、资金、产业升级全部指向同一个方向:聚焦新质生产力。
AI算力、机器人、创新药、高端制造……这些关键词背后,是高层定调的国家战略。而传统地产链、低端制造、小微盘股,多数被资金抛弃。
数据不会骗人:2025年一季度,45%的融资资金涌向信息技术、工业、材料三大领域。龙头如工业富联,单季盈利增速超25%,而地产股ROE(净资产收益率)却跌至十年最低点。
政策更是明牌:新“国九条”严控垃圾股上市,倒逼资金从“炒小炒差”转向“真成长”。
政策,是点火器。 从去年9月24日一揽子住房政策引爆市场,到今年政治局会议定调“提高资本市场吸引力”,政策信号从未如此密集。
关键的是“新国九条”落地:严控IPO扩容、强制分红、打击财务造假……这些制度刀刀砍向A股痼疾,把“融资市”扭向“投资市”。
资金,是发动机。 居民160万亿存款正在大搬家! 7月居民存款少了1.1万亿,非银存款却暴增2.14万亿,钱正疯狂涌向股市。
以前楼市是蓄水池,现在房价预期彻底扭转,资金唯一的出口只剩股市。更猛的是“国家队”托底:汇金公司上半年增持ETF超1800亿,险资、养老金加速入场,长线资金占比从15%升至25%。
经济转型,是底层逻辑。 当房地产拉不动经济,拼科技就是唯一出路。 中国在AI大模型(如DeepSeek)、人形机器人(如宇树科技)等领域的突破,让全球资本重新定价中国资产。
反内卷政策更是神助攻:钢铁、化工等行业恶性竞争被遏制,资源向头部集中,龙头公司盈利触底反弹。
为什么多数人赚不到钱? 答案藏在持仓结构和操作习惯里。
70%的股民,手里拿的是“非主线资产”。 银行、地产、钢铁……这些过去牛市的旗手,如今成了“钝刀”。 数据显示,传统行业个股涨幅中位数仅为4.3%,远低于科技龙头的35%。
操作上,散户还在“恐高追低”。 科技股涨多了不敢买,转而抄底“便宜货”,结果越抄越亏。 更现实的是:热点轮动极快!
一个题材炒不过两周,没踩准节奏就被套。 反观机构,早已用“AI量化”高频狙击,散户的“人脑”根本拼不过“算法”。
想赚钱? 两条路:跟主线,守纪律
第一,死磕政策主线。
科技产业链是核心中的核心:上游(算力芯片、液冷服务器):受益全球AI资本开支爆发;
中游(机器人关节电机、传感器):政策补贴密集落地;
下游(AI医疗、自动驾驶):应用端爆发在即。
大金融是“政策对冲牌”:券商直接受益T+0和印花税改革预期,保险则吃“长端利率回升+权益收益提升”的双红利。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第二,铁律管住手。
金字塔加仓:科技龙头突破年线建仓,回踩加仓至50%;
止损不犹豫:跌破10周均线立刻砍仓,死扛中石油的人,套了15年还没解套。
慢牛的本质,是财富的“精准滴灌”
这从来不是一场雨露均沾的盛宴。 当存款从银行搬家到股市,当政策从托楼市转向撑科技,当经济从钢筋水泥跳向数字智能,财富的再分配早已开始。 抓住那30%的主线,你就是受益者;死守旧资产,只能沦为沉默的大多数。
上海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