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9日,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(下称“广医一院”)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、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何建行获得了国家颁发的2025年“最美医生”称号。
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手术室里,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何建行教授已坚守四十余载。近日,这位被誉为“无影灯下的追光者”的胸外科专家,因其在医学领域的突出贡献受到广泛赞誉。他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、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模范教师、国家杰出医师等荣誉称号。
何建行教授自1985年投身医学事业以来,始终站在胸外科手术的最前沿,累计完成近20000台胸外科手术,福泽了广泛的肺癌患者。面对每一位患者,他都倾注全部心血,用精湛医术和人文关怀点亮生命之光。特别是他为一位65岁肺移植患者成功实施“无管”技术肺移植手术,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远高于术前,重获新生,这一案例成为医学佳话。
在技术创新方面,何建行教授始终致力于胸外科技术的革新与发展。他不仅率先在国内开展胸腔镜肺叶切除肺癌根治术,还于2011年国际首创“无管”胸外科手术,该技术被纳入美国哈佛医学院外科学与麻醉学教材,标志着我国微创胸外科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近年来,他开发的无创肺癌筛查算法工具、裸眼3D手术显示系统及蛇臂单孔手术机器人等,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医疗技术的智能化、精准化发展。同时,他带领团队开展大量高难度器官移植手术,完成829例肺移植、22例心肺联合移植,刷新世界肺移植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纪录,挽救了众多濒危生命,为无数家庭带来希望。
在医学教育方面,何建行教授同样成就斐然。他依托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平台,积极推进医学教育改革,构建“三制三化三融合”拔尖人才培养体系,培养了一大批医学精英。他主办的国家级微创伤胸外科手术学习班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胸外科医师前来学习,为推动中国微创胸外科的普及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在社会担当方面,他发起“爱肺计划”,推动全国肺健康计划,深入偏远地区义诊、科普,开展年轻医生技术培训,并将融合人工智能的无创筛诊模型、无管微创技术与远程诊疗实现了基层医院的技术下沉,在显著提高了居民健康意识和肺癌早诊率同时,缩短了基层医生成长时间,让基层的社区居民在居住城市即可享受国家医学中心的技术成果,真正实现了“小病不出乡、大病不出县,疑难杂症不出市”,成为健康中国2030计划的重要助力。
他说:“我希望做一个‘明医’,用医术和爱心为患者带来光明。”发起医学公益联盟、推动基层医疗建设,以一人之光照亮一群人,让“医者仁心”在普惠众生中绽放无疆大爱之美。
四十年从医路,何建行的追光之旅,是医学创新、教育传承与公益担当的三重奏。他以创新为灯,以仁心为火,在医学发展之路上不断探索,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,为医学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。他的事迹,是医学人文精神最生动的诠释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雷爱侠)
上海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